2025年,国有企业正以空前力度押注机器人赛道。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9月8日,短短8个月内,已有6家央企新增注册投资机器人企业,总注册资本达38.73亿元。同时,超过30家央企已在内部加快布局机器人产业。 地方国企更是全面铺开,注册机器人企业数量已突破2000家,总注册资本高达146.65亿元。 当前,机器人已成为国有企业“硬科技”版图中的核心战场。 01 布局 在机器人产业投资版图中,国有企业正加速落子。 《企业观察报》通过企查查获悉,2025年以来,已有6家央企直接出手,参股或新设机器人公司,分别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控股的国机仪器仪表(重庆)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控股的中国建材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控股的中国长安汽车有限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控股的宝信软件(云南)有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控股的绿色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局集团控股的和山未来(深圳)投资合伙企业。 与此同时,30余家央企通过自研或内部孵化切入机器人赛道,名单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科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三峡集团、中交集团、中国建筑集团、国家电网集团、中粮集团、中化集团、华润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国建材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中国能建集团、一汽集团、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国航集团、东方航空、中储粮、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等。 地方国企同样不甘示弱。 截至2025年9月,全国已有超2000家地方国企涉足机器人领域,包括淄博国资委控股的淄博合茂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市上虞区国资委控股的浙江杭绍具身智能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勉县国资委控股的勉县数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从中央到地方,一场“国字号”机器人竞速赛已全面打响。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