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新闻8月20日电(李佳佳)19日,平安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平安好医生”,以下简称“公司”)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中期业绩。 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守“构筑专业医患桥梁,用心守护全民健康”的初心,深入贯彻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双轮驱动战略,持续加强家庭医生和养老管家核心枢纽建设,并通过先进科技探索与创新,为用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产品与服务。期内,公司整体经营稳健,展现强劲增长动能,实现收入与盈利能力双提升。业绩报显示,总营收录得25亿元,同比增长19.5%;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136.8%,其中,综合金融客户端(以下简称F端)及企业端(以下简称B端)企康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2%,公司整体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5.1%。 作为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的旗舰和平安集团并表子公司,公司深化发展“医险协同”模式,与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业务持续加深协同。同时,在企业健康管理赛道,与集团成员共同创新打造“商业保险+健康保障委托+医疗健康服务”产品体系,大力拓展企业客户,实现收入稳健增长,盈利质量全面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为平安集团个人综合金融客户提供线上线下一站式、7*24小时、主动式医疗养老服务,深入发展“保险+医养会员”模式与丰富多场景下的医健服务权益体系,持续提升对集团近2.45亿个人金融客户的服务渗透,实现F端付费用户数约2000万人,同比增长34.6%。同时不断加强与平安集团旗下寿险、产险、健康险、银行等合作深度与广度,协同效应凸显。其中,公司协同平安人寿,升级“重疾保险+重疾专案管理”服务,发布“安有护”健康服务计划,服务覆盖重疾治疗全流程,从疑似确诊、手术安排、术后治疗到康复随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高品质重疾专案管理服务。截至2025年3月末,享有平安集团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个人综合金融客户的客均合同数、客均AUM分别为其他客户的1.6倍、4.0倍。 家庭医生与养老管家作为公司两大核心枢纽,为用户提供主动化、一站式的全生命周期医健养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全新发布“家医主动护、名医零距离、就医全程管”的年度医健服务名片,通过拥有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世界家庭医生组织双重认证的家庭医生,构建“一对一签约、病案分析、主动回访”的全链路服务体系,实现对四大人群的差异化服务。同时,提升养老管家在医疗及护理需求上的服务能力,以及平安全球急难救援服务 、关爱经理上门专业照护等产品能力,并携手产、学、研深入探索居家养老标准化建设。期内,家庭医生权益用户数超3500万,居家养老权益用户数同比增长83%,服务覆盖85个城市,累计落地5项团体标准。 此外,为提供广覆盖、高质量、高性价的用户服务,公司持续建设医疗健康与养老服务网络,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扩展到线、到店、到家、到企“四到”服务网络覆盖,建立37个科室约5万名内外部医生团队,累计签约超3200位专家医生,合作超4000家医院、近10.6万家健康服务供应商、24万家药店、超百家养老护理机构。 依托“数据+模型+场景”闭环优势,公司强化建设医疗AI闭环服务能力及应用落地。期内,基于平安全球领先的平安6大医疗数据库、超14.4亿线上问诊数据,持续迭代升级的“平安医博通”医疗大模型并优化针对关键医疗场景的5大垂域模型,推出“7+N+1”医疗AI产品体系,包括AI产品体系,包括名医数字分身、AI家庭医生、AI养老管家、AI医务室、AI健管师、AI慢病管理师、AI健康福利官等,为业务全流程、全场景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其中,公司创新推出复杂疾病MDT(多学科会诊)辅助平台,已在乳腺癌病种落地应用,可为用户提供治疗、康复全流程诊疗辅助,大幅提升复杂疾病就医效率和体验,未来还将扩展至更多病种。通过AI赋能, 实现AI辅助咨询问诊准确率约98%,复杂疾病MDT(多学科会诊)治疗方案准确率近80%,AI辅助医生日问诊承接量可达400万人次;AI助力家医客均服务成本同比下降约52%,助力业务中台运营效率提升约50%等。 上半年,“平安好医生”品牌重磅焕新,既是平安“三省”工程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医险协同模式在医疗健康服务方向落地的重要一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会主席兼CEO李斗表示:“时代在变,使命践行不变。前沿在变,专业精进不变。市场在变,对用户的承诺亦始终未变。展望未来,我们将紧抓政策机遇,坚守医学本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力争成为广大客户身边最专业的“家庭医生、养老管家”,千方百计为其“省心省时省钱”,并为股东、社会提供可持续发展长期价值。”(完) 注:请在转载文章内容时务必注明出处!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